在当代电影的语境里,“特效”一词所涵盖的范围越来越大了,几乎包括除真人实景拍摄之外的所有元素。一般来说,它又包括两部分:“现场特效”和“视觉特效”。前者在英文中表述为机械效果、物理效果或实际效果,后者的英文表述为visual effects或者optical effects。两者的主要区别为:一,前者是与电影的实际拍摄同期的,而且多在拍摄现场完成(所以称之为“现场特效”),后者则多是在现场拍摄结束之后的后期制作中完成;二,前者的工作对象和“正常拍摄”没有区别,都是真实存在的人或物件,后者则是通过对已有胶片画面的加工、或者用摄像机以外的视频处理设备(如电脑)来产生新的画面。
人气超旺的“电脑动画”,其实只是“视觉特效”中的一部分,进而只是整部电影“特效”的一小部分,我记得最震撼我的三部三维特效电影就是《阿凡达》《变形金刚》《魔戒》。
《变形金刚》的上映是在09年的时候,当时的感觉就是纯粹视觉冲击啊,之后查阅了一下他的特效制作团队突然一下明白了为什么《变形金刚》的视觉特效会这么酷,只因为它的特效是电影特效的开山鼻祖“工业光魔”制作的,然后在网上观看了《变形金刚》三维特效制作过程,明白了要出来这么一部特效大片幕后制作团队要干些什么,比如声音的加入不是简单的找一些素材来合成进去,而是真正的去把声音模拟出来,而它的机器人模型也并不是全都利用电脑3D软件制作的。很大一部分也是用老办法,微缩模型制作拍摄的,除此之外还有怎样把三维模型放入真实场景,这不单单是技术的问题了这考验的是人类的智慧了,1977年大导演乔治-卢卡斯用微缩模型技术开启了物理特效大片时代,微缩模型的制作和拍摄就成了好莱坞电影工业最引以为傲的技术之一,一直到电脑CG技术在新世纪的强势崛起,微缩模型特效才日渐势微。不过即使在《变形金刚》系列中,虽然电脑CG技术已经取代模型特效占据主流位置,但是精彩的打斗场景和庞大的场面依然离不开微缩模型。像第一部中“大黄蜂”被“第七军”抓捕的大部分镜头,就是用微缩模型拍摄而成,因为在视效细节方面,CG技术依然无法和微缩模型媲美。
虽然很多人对《变形金刚》的剧情抨击很严重,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确实是一部好看的视觉特效大片。
再来说说《魔戒》,我看过《魔戒》这本书所以知道如果想要真实的还原这些场景的话是很难很难的,但当我看过《魔戒三部曲》之后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宏大的魔幻场面和战争场景,美丽的精灵都给我留下了很大的印象,所以从这部电影之后我喜欢上了鬼才导演彼得大帝(彼得.杰克逊)。
《魔戒》的震撼人心的视觉特效,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也去找了他的特效制作团队新西兰威塔工作室。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这个名字但当我说出它负责制造过的的特效大片你就会知道这个特效公司是有多么出名了,参与过《指环王》《金刚》《纳尼亚传奇》《X战警》《尼斯湖水怪》等大片视觉特效、道具、服装和化妆的设计和制作,有5夺奥斯卡金像奖,其中《指环王》《金刚》就是彼得.杰克逊导演的,可以这么说是威塔工作室成就了彼得.杰克逊,而彼得.杰克逊让威塔工作室被世人所知。
最后来说一下《阿凡达》,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看的一部三维特效大片,不光是特效方面的剧情也是很棒的,当时《变形金刚》得导演吕克.贝松也说过在特效方面《变形金刚》在《阿凡达》面前只是个孩子,由此可以知道《阿凡达》在特效制作方面已经达到了一个极致,讲到这里就不得不讲它里边运用的三维立体拍摄制作技术。
影片采用詹姆斯•卡梅隆自主研发的3-D摄影机进行拍摄,而这项技术的发展也历经多年,卡梅隆还让同行帮他测试这套技术,在过去几年中,卡梅隆不断在对这项技术进行完善,使之呈现出更强更动感的立体效果,而同时又不会令观众头晕。随着多次实验与应用,这项技术日渐成熟,最终被运用到《阿凡达》的拍摄中。
最后,《阿凡达》作为一部划时代的巨作是当之无愧的。我们国内立体拍摄技术也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与国际顶级技术相比差距是巨大且明显的。同时世界上的事物根本就没有孤立存在的,本站作为虚拟现实方面的平台探讨立体拍摄,是因为立体拍摄和播放是实现虚拟现实中视景仿真沉浸感的一种技术手段。《阿凡达》的横空出世,不仅仅是电影技术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同时他为其他领域发展所积累的财富更是叹为观止!